汝阳县新闻中心官方平台 “今日汝阳” 11月8日,中国第18个记者节。这是个不休息的节日,这一天,记者们依然在路上…… 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我县部分记者讲述采访过程中打动人心的瞬间,以此向所有奋战在新闻工作一线的记者们致敬,为他们加油、喝彩! 让报道更有深度让故事更有温度 新闻中心丁霄毅 新闻的核心永远是有血有肉的人,好新闻是用脚板走出来的。在我的采访路上,始终能够碰上一些普通人,做着令人感动的事。 当我踏入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位教师的青山小学,一个班级,三个年级,十个孩子。既当爹又当妈的王延昌老师在这里已经坚守了39年,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我,我应该为孩子们做点什么。采访结束后,同行的《洛阳日报》记者梅占国老师提出让孩子们去县城的科技馆看看,这与我不谋而合。科技馆里的欢声笑语,孩子们兴奋的笑脸,让我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还记得之前采写的稿件《赵文忠——轮椅上的诗意人生》,主人公赵文忠在13年前因为一场意外事故,只能在轮椅上生活。但他几年来一直坚持写诗,是一位农家小院的“乐天派”诗人。在采访中,赵文忠告诉我,人要“常想一二,不思八九”,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太多了,有十之八、九。我们如果要过快乐人生,就要常想剩下的一、二成好事。赵文忠说他一有孝顺的孩子,二有不离不弃的妻子,三有健全的手和大脑……还有啥想不开的呢?他的这种胸襟和气度,恐怕正常人都不具备。 还有家在外地、在靳村乡中已经坚守10年的李斌、张妞老师;还有举家迁往玉马小学的李秀珍、姬志杰老师……这些平凡人给了我最多的感动,也感到记者肩上的责任。 脚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励。今后我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用自己的双脚走进火热的生活,讲好真实而动人的故事,采写冒着热气儿、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让越来越多的“凡人微芒”。 做个好记者不易 电视台宋一可 来到电视台从事新闻工作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当时经过短暂的业务培训就上岗,至今还能感受到第一次采访时惴惴不安的心情。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但经过一年的工作,我既感受到了记者的光荣,也认识到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更体会到了工作的艰辛与压力;既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有不足与过失。是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在工作岗位上不断锻炼,不断成长。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记者肩负着“天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因此,记者的工作不应该是简单的记录,而更应是一个善于交流的访问者、思想者,每一次采访都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这一年来,开会、调研、下乡走访等,深入了无数田间地头,走过说不清的大街小巷,在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对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当记者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做个好记者不易。采访的过程虽然大同小异,但是每一次采访都使我对新闻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它不仅是简单反映新闻事件,而要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剖析,将思想和观点体现在客观事实中。而我现在刚刚进入这个行业,仅窥见其中的一角,要学的东西非常多,只有下苦功,勤钻研,方能体会其精妙之处。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今后将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勇于实践,多走、多思、多写,及时敏锐地挖掘出一般事件中的独特新闻价值,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在日常的工作中,练就一双“新闻眼”,让采访的内容可看、可读。 那一刻,我爱上了记者这份职业 新闻中心李素云 匆忙中,一天又过去了,关上电脑,细细回味毕业后的四年,虽然不在同一个地方,但从事的却是同一职业——记者。这个职业赋予了我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性格。特别是回到汝阳、来到新闻中心的这两年多的时间,让我对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 两年多来,采访路上,我有笑过,有泪奔过,但无论怎样的经历,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一次次珍贵的回忆。 最令我难忘的一次,是年6月15日,那天,单位有了采访任务——采访王坪乡响地村驻村第一书记和椒沟村苇子沟组好媳妇鲁转。因为我家住王坪乡,便接受了这两个采访任务。 完成第一个采访任务时,已将近中午12点,为了在午饭前后赶到鲁转家以便不耽误她干农活,我便打电话给老公,让他骑摩托车送我去。因为,通往苇子沟组有条河,当时正值雨季,河水上涨,也只要摩托车可以通过。20分钟后,老公骑着摩托车到了,前面的手把上还挂着一个红色的塑料袋,那里面是他带给我的午饭——炒面,还加了一个煎荷包蛋。到现在,我还记得那份炒面的味道——太咸,但是我只说了两个字:好吃。那顿饭,我们是坐在河边的石头上吃完的……那一刻,我莫名地爱上了我的工作。 做一份工作,除了无愧于心外,最重要的,是得到家人的支持、领导的认可。因为记者这份职业,我知晓了许多的人间冷暖,使我更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我由衷地感谢在我成长过程中指导、关心、帮助过我的所有人。 喜欢上了这样的“折腾” 电视台程远东 十九大的召开令人振奋,心潮澎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告诉我们不论在何时何地,任何工作岗位都要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不能忘记当初选择这个行业的初心,实现自我价值。作为新闻工作者,我要勇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事实。 来到广电从事新闻记者也是机缘巧合,刚接触这个行业的时候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发现新闻,或者是一个好的题材怎样去把它淋漓尽致地呈现在电视荧幕上。通过老师的传帮带,自我加压学习,到现在从事这个工作将近一年的时间,心里渐渐地产生了一种情愫,喜欢上了这样的“折腾”。虽说记者工作辛苦,但自己可以用镜头采集一些新鲜事、值得大家知道的事情,大家的反响和喜观度高的时候,内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一年的时间里,通过采访县里的各种会议和跟随县领导下乡调研,看到新的一届县领导班子讲究效率,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体会到务实肯干的工作作风;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采访各种鲜活的事迹和人物,了解到了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关于我县近年来呈现的变化的内心感受。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正面报道县域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民情民愿以及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四城联创”等中心工作相关内容,努力做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为“醉美汝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新闻中心李正华 十三年前,已经在新闻中心任职两年的我,因为一些原因离开了曾经的“战场”。去年11月,一个机缘巧合又重新回到新闻战线。 如果说以前对记者的要求是脑子能想、脚能跑、手能写,然而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记者不是盖世无双的侠客,却手持“长枪短炮”能使十八般“武功”,要有新的视角和触摸,但不变的是关怀和温度。 记得《河南日报》的王天定老师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新闻现场不够近。这句话也一直鞭策着我,鼓励着我,让我以一个战士的姿态奔走在新闻采访第一线,讲好汝阳故事,树好汝阳形象。 心怀感恩享受付出 电视台岳晓蒙 我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拿起摄像机时的紧张和新奇,转眼间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度过了一年的时光,从一个对新闻报道陌生的门外汉如今算来也已经报道了数百条新闻,这数百次报道的对象对象既有各级领导干部,也有普普通通的百姓,内容既有时政的传达也有突发事件的反映,这其中的经历多过之前数年的经历,这将成为我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每当拿起摄像机拍摄,当打开电脑记录下每一件新闻事件的时候,都有一种莫名的紧张,这是一种作为记者的责任,也更感到责任重大,每一个工作细节都应该力争做到最好,将事件最真实的一面及时准确的报道出来。 正是这份工作让我切实感受到了“提高政治站位”这六个字的可感可触,每一项民生新闻的报道都需要准确、全面的将事件通过新闻的手法将片段性的线索进行重塑。在工作过程中的任何一次采访带给我的也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种不同的经历带给我的也是一种作为新闻记者特有的获得,每天都在和不同的人进行交流,这其中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也总能有一些新的感悟,每一次采访中的交流就如同是在读书-----去读采访对象,去感悟、去揣摩、去体味,而这其中的收获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成长。 记者这份职业有着不为人知的辛苦也付出,也有这一种无形的收获与回报,在这个岗位我经历着成长,心怀感恩,享受付出,我也将继续用我的镜头去记录汝阳经济社会的发展,记录着富裕美丽幸福和谐新汝阳的建设。 有艰辛更多的是感动 新闻中心李宁辉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首自己将近一年的新闻工作,首先从脑海里蹦出来的就是陆游这副对联。 今年三月份,我开始投身新闻事业。当上记者,伴随强烈新鲜感的是知识面狭窄的窘迫。想要干好一项工作,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没有准备的行动必然导致手忙脚乱。我的第一次采访,虽然事后在同事帮助下完成了这篇通讯报道,但写作过程磕磕绊绊,苦不堪言。总结教训,是自己采访前案头准备不足。 为拿出一篇稿件的框架思考一两个小时,为求得一个合适的句子、恰当的词语推敲十多分钟,那都是常事。作为新闻中心的记者,我们跟其他媒体的记者不一样,我们既是文字记者又是摄影记者。这对记者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在报道重要领导领导活动时,记者同时操作照相机、录音、笔记本,兼顾文字与图片而能不顾此失彼,确非易事。新闻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没有干过,真的不能深切体会其中的艰辛。 虽然有着艰辛,但更多是感动,因为我们的努力,让双脚残疾的姑娘坐上了轮椅,因为我们的努力,让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实现了大学梦,因为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看到了家乡的美。白岩松说“新闻是一条注定要长跑的路,一朝一夕不足以改变这个世界;要相信新闻依然有助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你会是千万推动者中的一员。在中国新闻的历史中,有千千万万名记者奔跑在这条没有终点的长路上。”作为在这条路上奔跑的人,我觉得自豪。 编审:吴会菊 组版:李素云校对:丁霄毅 今 日 汝 阳 汝阳县新闻中心权威发布 分享朋友圈让更多朋友看到 新闻— 投稿邮箱:xinwentougao .白癜风康复标准北京白癜风医院专家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uyangzx.com/ryxxw/42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