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工程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517/4390755.html
“精心呵护每一粒种子,耐心浇灌每一颗幼苗,用心倾听每一朵花开。”这是赵艺晓的教育格言。在教室这个神奇的地方,她和几十个孩子相聚在一起,度过了生命中一段段最美的时光。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她细心守护着每一个生命,守候每一朵花开。

阅读,让孩子们眼中有光

把美好的童书给美好的童年,让阅读为童年打好精神的底色。是她,一名语文老师至真至纯的追求。为此,她努力做好学生阅读的领路人,让阅读充盈孩子们的生活。为了提高阅读质量,她倡导班级共读。共读时刻,师生同捧一本书,或静心阅读,或齐声朗诵,是最美好的画面。她重视阅读指导,只要是共读书目,一定上阅读指导课。她带着孩子们读人物传记,读古今名著,读中外绘本;带领孩子们开展故事会、人物评论会、辩论会;指导填写阅读单、制作读书小报、写读书笔记、画思维导图。阅读留下了痕迹,阅读收获内化成了自身的能力。她还注重课外阅读积累,和孩子们一起诵读小古文,背诵古典诗词与现代诗歌。上一学年,她坚持开展两周一次的二十四节气课程,收集资料、整理课件,虽然繁琐,但孩子们系统地积累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分类、习俗、传说、物候、花信等知识,背诵了有关节气的古诗,丰富的积累让孩子们颇具诗书气质,奠定了孩子们一生的文化涵养。

写作,让孩子们灵魂有爱

如果说阅读是输入,写作就是输出。她重视学生们的写作训练,坚持让学生写班级流动日记,课前三分钟读、评日记,孩子们在读写中诗意地成长着。今年,为了让三年级的孩子们打好写作底子,新学期伊始,她就在班级里成立了“春芽文学社”,并且为文学社设计了一个社徽,寓意“春雨润春芽,芽儿正长大。”她不断翻阅吉春亚、于永正、管建刚的作文教学著作,学习名家们如何在游戏、活动中完成习作指导,培养写作兴趣。在她的指导下,孩子们开始了大量写作。寒假期间,在家长的配合下,她收集整理班级每个孩子的优秀作品,编辑、排版、校验、装订,文学社的第一本作文集《春芽的梦》诞生了,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当她把作文集展示出来的时候,孩子们沸腾了,争相传阅,尽情地享受着自己的作品被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的幸福感觉。对于写作,她也是由衷的热爱。她经常把班级故事通过“简书”写出来。家长们通过“简书”,真切地了解了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感受到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梳理一天的思绪,记录班级里的美好瞬间,已经成了她的一种习惯。一年来,她所写的六十多篇关于孩子们的“简书”,感动着家长们,感动着孩子们。

陪伴,让孩子们携爱前行

良好的阅读习惯,大量的阅读积累,让学生的学业成绩普遍优异。对孩子们的进步、优异的成绩大加赞扬,也是她的一贯做法。每次期考后,她都会买大量的笔、日记本、便利贴等学习用品,用来奖励那些知进取、进步大、成绩好的孩子。也许这些微薄的物质奖励没有多大的分量,但能唤醒自信、进取的心灵,那就意义非凡。她关爱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为了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她曾多次家访:那个经常打架的孩子家里,躺着病重的妈妈,让人泪目;那个上课精神恍惚的孩子,是因为奶奶对他过于严厉,让他有了厌学心理;那个丢三落四的孩子,是由于独自留守,无人照顾……她时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uyangzx.com/ryxxw/88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