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5/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斑医院排名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922/4699918.html

  见过郭燕燕的人,都说她身上有一股亲劲;了解郭燕燕的人,都说她身上有一股韧劲;熟悉郭燕燕的人,都说她身上有一股拼劲。

  郭燕燕是汝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3年的军旅生涯,30多年的法官之路,锻造了她坚毅的品格。审判台上笃定的眼神、执行一线从容的态度、巡回法庭奔走的身影、脱贫攻坚中亲民的作风,是对她军人品质、法官品性、为民情怀的最高评价。年,郭燕燕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三八节”前夕,记者走进汝阳法院,探访这位巾帼建功标兵背后的故事。

01

主审涉黑案,连续8小时审理她没喝一口水

  “要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公正审判的样板,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铁案’”,这是郭燕燕对自己,也是对每一名汝阳法院人的要求。

  年8月,郭燕燕主动请缨,审理涉“保护伞”案件。按照上级将此案办成“教科书式案件”的要求,她在不影响其他工作的情况下,连续三十多个夜晚加班加点,从核实证据到庭前会议,从安保协调到庭审保障,从制订“三同步”预案到模拟庭审,每项工作她都反复核实,确保万无一失。

  年9月10日上午,在距离正式开庭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对案情已经十分熟悉的郭燕燕依旧在翻阅卷宗,整理审理思路,用她的话说:“准备再细致些,不能有一点失误。”连续8个小时的审理,嗓子干的说不出话,但为了保持法庭的严肃,她始终没有喝一口水,没有活动一下。

  因为准备充分,庭审严肃有序,两名被告当庭认罪伏法。这一案件被评为优秀案例。然而,过度的劳累让郭燕燕的嗓子一直嘶哑,尽管领导和同医院去看看,但她总是说:“等忙过这一阵子再说。”年5月,专家诊断,她的嗓子已无治愈可能。

02

每次下乡扶贫返回县城,车上总是坐满进城办事群众

今年2月25日上午,小店镇板棚村的村民杨珍带着儿媳罗明英拿着写有“扶贫济困解民忧,心系百姓办实事”的锦旗来到法院,紧紧拉着郭燕燕的手不愿松开。

  “太谢谢郭院长了,咱农村人没有啥表示的,这是我扎的手工鞋垫,那是俺儿媳早上烙的馍,一定要收下……”杨珍和罗明英眼含泪光。

  事情还得从年5月份说起,当时杨珍的丈夫外出务工时发生交通事故,伤势严重全身瘫痪,肇事车主为外地人,多方联系不见踪影。后来案件在外地法院受理,几年来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年末,郭燕燕在走访贫困户时得知这一情况,高度重视,立即着手解决。帮助减免诉讼费、申请法律援助、与外地法院协调立案等,于年将杨珍一家艰苦等待8年之久的案件圆满解决。

  “郭院长不仅帮我们解决了这件事,看到俺公公的情况,还送来摇床、轮椅等,真是不知道该咋表达内心的感激。”罗明英又一次擦泪,“我公公在去年6月份去世了,走之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我们来谢谢郭院长。”

  杨珍已经65岁,用两个多月时间做了三十六双手工鞋垫,一针一线饱含了群众最朴实的真情。郭燕燕接过这份“沉甸甸”的感谢,禁不住红了眼眶:“群众的点赞是对我们最大的奖赏,老百姓拉着你的手说‘谢谢’,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只有心贴近群众,群众心里才有你。”每次的扶贫会议上,她总是告诉干警们要沉下去,真心帮扶,用心交流。每周三的帮扶日,郭燕燕的身影总能按时出现在武沟村的山路上,群众见到她,总是主动给她打招呼。贠某家里刚添了1头牛、马某家老二今年模拟考试全班第一,只要提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她熟悉的程度就像是自家的亲戚。每次下乡返回县城,她的车上总是坐满了进城办事的老百姓。

  在郭燕燕的努力下,法院帮扶的板棚村第一次有了公共厕所,村小学名学生用上了新课桌凳。杨庄、云梦、紫罗等村多名留守儿童实现了“微心愿”;板棚村、枣园村、井沟等村贫困群众收到过冬衣被多件,其他生活物资价值四万多元。年2月,汝阳法院被授予“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郭燕燕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年轻的法院干警史洋说:“郭院长为人和善、平易近人,不但从业务上引导我们如何成为合格的法律人,更多的是给予心灵上的关怀。”

03

工作上保持“三零记录”,对家人却屡屡“爽约”

  自年1月在汝阳工作以来,郭燕燕88岁的老母亲四次因病住院,她都因工作原因而不能陪护在身边,她屡屡对家人“失信”“爽约”,但对于工作,对于事业,对于群众,她却重诺守时,雷厉风行。

  到汝阳工作后,郭燕燕一直保持着“三零记录”:县里会议零请假,周三扶贫零缺席,接待群众零失约!对于处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她始终牢记母亲的嘱托:“农村的闺女,把老百姓的事办好,就是最大的孝心!”

  郭燕燕的家庭走出了十余位军人,长辈的卫国戍边纪念章,不但是她一生的骄傲,也是她最早的爱国主义教材。“长大后,我也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虽然只有三年,但这三年却将军人作风、军人情怀永远融入我的血脉。”郭燕燕说,“每年大年三十,全家人围坐一起,拿出了家中的宝贝——三代人的军功章。在军功章前谈工作,谈收获,谈不足,谈打算,是每年的“常规节目”,也是激励全家人保持军人作风、奋斗精神的‘不二法宝’。”

  在军人家庭的熏陶下,郭燕燕的儿子也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军营。看着儿子带回来的三等功奖章和证书,她知道,这种红色基因,已在儿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将保家卫国的情怀薪火相传,使立功受奖的理想辈辈传承,让“光荣之家”的匾额永不褪色,是她家风建设中最亮丽的色彩。

  近年来,汝阳法院在郭燕燕的带领下,连续两年荣立“集体二等功”,被省委表彰为“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被省法院授予“全省法院先进集体”……

  “去年汝阳法院的收结案数和结案率均创历史新高,在艰巨考验中交出一份合格答卷,和郭院长这样一位有大局观的领导是分不开的。”该院副院长姬现立深有感触。(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丁霄毅李正华王雨)

编审:吴会菊

组版:丁霄毅

新闻—

投稿邮箱:xinwentougao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uyangzx.com/ryxxw/77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