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核心提示

城镇化水平是指一个地区城镇化所达到的程度,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年年底,全县城镇化率为29.97%。为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城镇建设步伐,今年我县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十三五”城镇化发展目标规划,力争到年城镇化率达到38%。

发展定位及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我县城镇化发展定位是:发挥汝阳生态等人文自然资源优势,突出文化特色,提升炎黄之乡、中国杜康文化之乡和中国恐龙之乡知名度,抓住旅游、养老朝阳产业发展机遇,以西泰山养生养老康复基地为示范,紧密对接产业方向、社会需求,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全方位建设恐龙遗址保护地和杜康古镇,依托汝阳山水地域特色,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领,推进县城和产业集聚区、中心镇、中心村协调联动发展,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洛阳“后花园”和“最佳宜居地”。

  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县城建设坚持老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统筹推进,沿汝河东西发展,拉大县城框架,优化空间布局,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以打造第二县城为目标,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以蔡店、付店、刘店等乡(镇)为重点,加快中心镇建设,辐射带动农村发展;以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典型,加快中心村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同时加快道路交通、供水供气、宽带通信、城市绿化等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农村的共享。

现代中心城区建设

  县城建设以争创国家级园林县城为目标,提高汝阳城区的引领作用,加快实施城区重点工程。坚持老城改造、新区开发统筹推进,把小店镇、上店镇纳入城区规划,拉大城市框架。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实施城市水系建设工程,完成杜康大道、兴荣路防洪渠、涧沟河沿线,引用北汝河水至防洪渠,完成县城水系景观带建设;开展北汝河、马兰河综合治理。着力构建三山环绕、城在山中、山水相依的生态城市格局。优化县城路网规划工作,着力打造两纵十横三环线交通网络,消除城区断头路;统筹强化县城停车场规划建设。强化排水防涝、污水处理和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小店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小店镇第二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建成2万吨/日玉马水库供水工程。大力推进县城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到年,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集中供热率达到51%、供气覆盖率达到90%。在城市建设中持续融入地方特色文化、艺术元素,不断提高城市整体生活品位。依托县城“三山两水”的独特地域,高标准打造瑞云山、云梦山、凤凰山、薛山4个森林公园,形成环县城森林公园群。在县城主要干道、出入城区口和文化商业区增设体现汝阳特色的雕塑、小品,营造城市艺术氛围。加快推进文化场馆、体育场馆等文体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力争创建成国家园林县城。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形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汝阳”基本框架。

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大县域内新型城镇的建设力度,到年,基本形成以综合型、工业型城镇为核心,以旅游观光城镇为节点,层次分明,分工合理的“县域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村镇体系职能结构。到年全县城镇总人口达到20万左右;实现蔡店乡撤乡建设镇目标,城镇化水平达到38%。

  加大城镇产业支撑。以打造第二县城为目标,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结合产业集聚区建设,继续增大其在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方面的中心效应,形成县域北部的组合副中心。

  完善城镇基础功能。推动蔡店、付店、刘店等重点乡镇、中心镇建设,按照各乡镇发展传统和资源禀赋,建设工矿服务型、三产商贸型、旅游服务型等各具特色、各展所长的小城镇。推进上店镇、柏树乡围绕前坪水库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小店镇围绕三洋铁路建设,谋划建设物流商贸基地和配套服务;三屯镇围绕玉马水库、岘山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南部其他乡镇依托良好自然生态资源,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北部其他乡镇围绕县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小城镇道路、供排水、环卫、绿化、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宜居宜业小城镇。“十三五”期间,争取多数乡镇区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统筹城乡发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村庄整合,统筹土地、资金、社会保障等有效资源,加强农村交通、水利、电网、信息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科技文化大院、健身文体中心、标准化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淘宝网等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实现蔡店乡撤乡建镇目标。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着力推进通组通户道路建设,推进全县乡镇建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填埋场和垃圾中转站,推进乡镇建设污水处理人工湿地。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美丽乡村示范村为典型,加快中心村发展。到年,重点抓好全县5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后进村整治、扶贫开发相结合,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确保各行政村达到“三无一规范”标准,省道、县道等公路沿线达到“一眼净”目标。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

统筹城乡一体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缩小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按照尊重意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推进的原则,推动一批已进城就业的农业人员落户城镇;推动一批棚户区、城中村居民转户;推动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向城镇转移。依托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特色商业区等载体,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转移人员稳定就业。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袁欣)

精彩汝阳ID:jingcairuyang

汝阳县官方政务







































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最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uyangzx.com/ryxxw/74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