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汝阳县在推进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工作中,坚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导向,树立“一线为民”理念,搭建“双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能,建立长效机制,在“零障碍、零差错、零距离”的全方位贴心服务中聚民意、赢民心。

搭建平台,“零障碍”让群众“好办事”。便民服务机制建设,其根本目的是服务基层群众,让群众好办事。一是搭建“标准化平台”。在全县农村(社区)推行以“功能设置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配套设施标准化、服务流程标准化、制度建设标准化、服务监督标准化、项目公开标准化、档案管理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村级便民服务站“八个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搭建便民服务平台;二是印发“为民服务连心卡”。每个便民服务站都制作一批显示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等信息的便民连心卡,发放到联系户、村民手中,搭建沟通联系桥梁,做到“一个电话、互通有无,一个电话、随时服务”,零距离服务基层群众;三是实行“五星级评定”。制定《汝阳县村级便民服务站“评星定级”活动方案》,以“科学管理星、设施完善星、制度健全星、高效服务星、群众满意星”为内容的“五个星级”争创为抓手,按照“量化目标、严格考核、分类晋级、动态管理”的原则,不断提升整体服务水平。被评为“五星级”的村级便民服务站,由县委组织部统一授牌,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予以经费奖补;同时,实行动态管星,对标准下滑的“五星级”便民服务站予以“摘星”,确保村级便民服务站有序运转、晋位提升。

提质增效,“零差错”把群众“事办好”。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机制,切实发挥好便民平台的综合服务功能。一是明确服务事项。指导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对照“两个清单”中村级能有效承接的事项制定《为民服务项目一览表》,明确服务事项;全县统一制定工作人员“十不准”、事项办理“七个一”等制度,细化服务标准;二是提高办事效率。健全培训体系,精心选定内容,灵活培训方式,县乡(镇)村三级分层次、分类别对便民服务平台工作人进行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农村干部、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素能;三是强化督导考评。采取问卷调查、督查考评等方式,将村干部的绩效工资与便民服务的成效挂钩,促使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在为民服务中树立新形象,扎实落实便民服务机制。

健全机制,“零距离”为群众“办好事”。坚持理念先导、制度先行,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制度,以制度的刚性约束保障服务的常态长效。一是实施“组团服务”。县委党建办牵头组织相关县直单位成立覆盖全县所有乡镇的“三治”并进服务团,采用“组团”的方式,每月由各乡镇汇总下辖农村(社区)需要的服务事项向“三治”并进服务团“点单”,县委党建办向承接相关服务事项的县直单位“下单”,相关县直单位有针对性的安排符合基层需要的工作人员“接单”,每月“主题党日”组团入村开展服务;二是进行结对帮扶。建立党员干部“1+10”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干部与群众连心结对,深入联系户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与党员、群众拉家常、交朋友,充分了解基层群众所需所盼;三是开展上门服务。针对老弱病残群体,由“三治”并进服务团派出专项服务小分队,有针对性的深入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办事困难户,开展上门服务,为他们代办一些日常事务。

该县自“双服务”活动启动以来,已实现村级便民服务站提质达标%,评出“五星级”便民服务站16个,印发“便民连心卡”8.2万余张;县乡村三级层面梯次开展业务培训3期、人次,专项督查3次;全县各村级便民服务站累计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余件,组团服务28次,上门服务余次,“双服务”活动在汝阳农村大地高效运行、成效凸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uyangzx.com/ryxxw/58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