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破解绘本密码助推语言发展

6月26日,由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中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海燕出版社、河南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承办的“金羽毛绘本高峰论坛——国际视野下图画书的中国格调”在郑州举办。我园一行8人在徐会静园长的带领下,不惧路途遥远,冒雨乘车奔赴论坛现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绘本研究学者、绘本作者、绘本编辑、绘本阅读推广人、幼儿园及学校教师等三百余人一起参加了活动,聆听了四位“大咖”人物: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伊戈尔·欧尼可夫、台湾绘本奇才郝广才、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围绕“国际视野下图画书的中国格调”这一主题进行的一场场精彩的演讲。

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方卫平教授以《“差异”的艺术——关于图画书图文关系的一些思考》做首场演讲,他高屋建瓴,新见迭出,通过大量的实例与理论思考对图画书中图与文的关系进行了专业分析,让我们明白:在图画书中,所谓的“差异”,是指作为图画书创作两种基本“语言”方式的文字和图画,在表现方式上存在根本的差异。对图画书而言,文字和图画的关系独特而又复杂,他们各自的地位需要进行全盘考虑和衡量,彼此互为补充而不是重复相同的叙述。文图之间“差异”的存在,意味着图像的介入必将给文本带来新的内容。文图的“差异”越大,它们创造的新内容也越多;发掘文图之间丰富、精彩、深刻的“差异”艺术,是现代图画书建构其独特的艺术身份、面貌和价值的根本源头和保障。

伊戈尔·欧尼可夫,俄罗斯当代著名画家,年国际安徒生插画家奖得主。他的演讲《我生命中的中国》,讲的是他的创作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次难忘的视觉盛宴,他的插画能让一页书充满灵气,书中角色因他的插画而栩栩如生,神气活现。特别是他在为充满“中国民族气息”的绘本,如《神笔马良》《斗年兽》《十二生肖谁第一》等做插画创作时,把伟大的俄罗斯艺术风格带入作品,让每个中国故事都有了别具一格的人物造型与场景,再加上活泼的构图、多变的视觉角度和色彩浓淡的转换,加上多层次的画面,让人在图画中遇见惊喜,让观众领悟“艺术创作无国界”的内涵!

台湾绘本奇才郝广才先生,是中国台湾童书进入绘本时代的关键人物,被美国《出版人周刊》誉为“中国台湾与国际绘本界接轨的推手”。作为能编能写的原创绘本大师,对绘本的价值和功能有独到的见解;在演讲中,他向大家呈现了大量由他本人创作与主编的绘本,从题材、文字、插画到整体设计,都表现出对品质的要求,一幅幅原创图画在他的解读、讲析下,绽放出无穷魅力。

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一直致力于未成年人阅读指导和儿童阅读推广服务工作,兼职从事童书研究和翻译评论等工作。他围绕《视觉蒙童新中国十七年的儿童图画书概貌》做主题演讲。通过对图画书历史发展的整理回顾,展示了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图画书在不同时代的变化,同时,他对中国原创图画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梳理与分析,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绘本发展的趋向以及如何更好体现中国格调所要努力的方向。

孩子的世界离不开绘本,有了绘本的滋养,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都会充满阳光,生命的花朵会开得更加灿烂美丽。“金羽毛绘本高峰论坛”的举办,为推动不同领域绘本的多层次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中国当代大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曾经讲过一段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他提出的新教育实验有一个“六大行动”,其中两个“行动”为: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校特色。如今,我园正借助绘本故事,行走在幼儿早期阅读的特色创建之路上,有幸参加“金羽毛绘本高峰论坛”并聆听大咖们的真知灼见,犹如化雨春风、雨露甘霖。就像“金羽毛”希冀的那样,愿我们乘着用美丽和智慧充盈的金羽毛,带领教师去追溯绘本发展的根源、了解绘本图文创作之内涵、领悟绘本教育之精髓,为孩子们的童真之梦插上“金羽毛”,展翅飞向更加广阔精彩的未来!让我们在未来幼儿绘本阅读推广和理论探索方面去做更大胆、有益的尝试吧!

现场奋笔疾书

归来总结感悟

学习心得

幼儿绘本阅读,我们一直在路上

――金羽毛绘本高峰论坛之所见、所听、所想

韩飞飞

6月26日,我有幸赴郑参加了“金羽毛绘本高峰论坛——国际视野下图画书的中国格调”。在这场绘本创作与研究的顶级论坛上,四个论坛嘉宾都是儿童绘本界重量级的大咖,有儿童文学理论家方卫平,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得主欧尼可夫,台湾绘本名家郝广才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围绕“国际视野下图画书的中国格调”这一主题,四位专家分别做了精彩分享。

方卫平教授在《“差异”的艺术——关于图画书图文关系的思考》中,以学者严谨的态度和独到的眼光,通过大量的实例对绘本中的图与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专业分析,让我对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俄罗斯著名插画家欧尼可夫,用他幽默的语言,讲述他和中国的“缘分”,“虽然我是第一次来中国,但在我很小的时候,中国话题已出现在我的生命中。”欧尼可夫坦言,小时候分别挂在他和姐姐床头的两幅丝绸画,童年时收到的一双鞋子、家里的暖水瓶、滑雪杖、钓鱼竿,还有一些中国与前苏联在一起的具有时代感的宣传画,这些都是他心中的中国印象。凭借这些,他创作了许多有中国元素的绘本插画,这些是他创作的源泉。

来自台湾的专家郝广才,以《小石佛》、《桃花源记》、《背影》、《城南旧事》、《十二生肖谁第一》等绘本为例,一页一页得讲解,解读文字要有画面感,和绘画要有层次感、色彩感,还有色彩和画风的选择,从而更好地在绘本中传承中国文化的特色。

王志庚馆长的《视觉蒙童——新中国17年的图画书概观》,现场为观众打开了一座丰富精彩的绘本图书馆。从欣赏经典动画片《萝卜回来了》片段开始,为我们讲述了新中国十七年的儿童图画书概貌。他根据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文学、出版等判断条件,把图画书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民国时期—新中国十七年—80/90年代—21世纪。王志庚说,在新中国建立后,儿童文学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春天,国家的倡导与重视,新社会制度的确立,使儿童文学创作活泼向上、生机勃勃。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儿童工作会议,年全国第一次儿童文艺评奖前后,儿童文学创作百家争鸣,陈伯吹、贺宜、严文井等一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以质与量俱佳的作品发表并出版,至此,我国大陆儿童文学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他还希望通过努力挖掘出《萝卜回来了》《我来唱,谁来对》《小山羊和小老虎》《猜一猜》等经典作品,让他们得以重新出版,以“向中国图画书的先辈致敬,并为中国图画书的未来祈愿”。

参与此次论坛,让我站在绘本创作与研究的山顶,去感受国际视野下绘本的新格局,一场精神上的饕餮盛宴!我会通过思考,将这些精华慢慢融入到今后对孩子们阅读绘本的教育当中。我也坚信,我园的语言特色绘本阅读,通过我们一次次的学习,一次次的提升,会越来越好!

撰稿/编辑:张卫灵审核:徐会静

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诊疗康复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uyangzx.com/ryxxw/34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