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秉承办汝阳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培优工作,李新念校长多次指出要让山区学子走出汝阳,走向世界。为实现这个目标,我校积极实行“请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分两次安排优秀学生走访清北名校,树立远大志向,为我校的名校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8月6日,我校在东南报告厅隆重举行了级部分优秀新生清北励志夏令营开营仪式。高俊峰副校长、李玉杰副校长、候晨鹞主任、张晓军主任,以及30名高一营员一起参加了开营仪式。 高俊峰副校长首先致辞,欢迎我校级的高一新生们:“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心生感叹,‘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我们汝阳一高就是这铁打的学校,而在座的诸位就是一届届流水的学生。我们就是摆渡者,将一船船的学生送到理想的彼岸,而你们就是那一年年的似曾相识的青春面孔,为成长中的一高带来强劲活力!我代表汝阳一高热情欢迎你们,来自级的学子们!” 李玉杰副校长勉励大家要努力成为优秀的一高学子,指出只要同学们现在倾力付出,许多年后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高中阶段学业不同于初中,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一步跟不上就会导致步步跟不上,所以要珍惜夏令营的大好时机,迈好高中第一步! 李玉杰副校长最后要求所有参加夏令营的同学,要听从带队老师安排,注意安全,珍惜学习机会,学有所得。 向上滑动阅览 清北梦,我的梦 王朝阳 历时五日的夏令营终于告结,回想起五天来的经历有些恋恋不舍。此行我的收获很大,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而且体味到了清华之魂,北大之魄!让我不仅身临其境,而且心有所悟。 我们首先游历了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建校于年,具有着悠久的建校历史。北大建筑大多古色古香,屋檐之上有很多精美的壁画。这里绿色很多,花草树木很多,教学楼就隐匿在这绿色之中。这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到处洋溢着古老的文学气息。屋顶铺满了琉璃瓦,更加凸显出古朴的建筑特色。北大图书馆规模宏大,外表壮观无比,让人赞不绝口。北京大学丰厚的文化气息使我们沉醉于其中,感觉自己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清末,历经千辛万苦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北京大学。 穿过这些古色古香的建筑我们来到著名的“博雅塔”和“未名湖”。游历了“一塔湖图”感觉自己所处之地已不再是什么北京大学,而是向往的古色天香之地。“博雅塔”的倒影在未名湖中的波纹中摇曳,各种奇花异草就像是我们这些蓁蓁学子努力的向着自己的梦想争相开放,到处都酝酿着泌人心扉的香气,在这里散步就好像处在“处径通幽处,禅房花木中”的美景之中。令人心旷神怡。在这里,真正可以看到什么叫做任人惟贤,什么叫做不拘一格。这里有过高小学历任教沈从文,这里有过中学学历的钱穆和梁漱溟。这里有过数学考了零分的罗家伦、朱自清,这里有过北大第一才女叶曼。如果说这些是天才,当然胡适等先生是上帝!胡适先生之襟怀,非常人只能窥测,先生自与左联有隙,备受千夫所指,然先生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直到三十年后尽天伦之乐!其襟怀,古今有几人欤? 看看今之北大,有学生数万,教师数千,以雄厚的实力引领潮流,服务于国家和人民,这些不仅体现北京大学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的宗旨,也是成就其大的原因。相反,有许多学校投机钻营,骗取考生的花招不断更新,然而终因其缺乏厚重情感而门庭冷落。还有当今许多学校,为什么办不好,除了各种骚扰之外,校长们若有蔡元培、胡适这样的前辈胸襟、以及爱才惜才之心万一,恐怕是能办好的!民心,毕竟是肉长的,怎会暖不热? 次日我们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一位清华学哥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清华大学的各个名胜古迹,我的心中涌现出一种虔诚的情感以及那高不可攀的大学院校。我们步行进入清华大学,映入眼帘的建筑不像北大那样古朴,突出较多的是现代化。 一路上,我就是一个懵懂的孩子,新奇的看着走围的一切。经过“清华之路”,我们来到清华大学的正门前,蓝天下“清华园”三个大字吸引住了我的眼睛,套住了我的内心,历经几日我终于见到了你,心爱的清华。你是那样的雄伟,那样的迷人,那样的令人敬佩。看到畅通无阻的马路,青翠欲滴的草地和高大雄伟的楼房,感到这哪里像一所学院,分明就是一条大街。 继续前进,荷塘上一个个绿色的大圆盘中掺杂着一抹粉红。这里到处洋溢着泥土的气息,就是这些促使著名作家朱志清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荷塘月色》。在这里我嗅了即将绽放的荷花的芬芳气息,感受到了什么才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因平凡而伟大。再说说平凡,走在清华的校园中,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楼一馆,一师一生都感觉普普通通,但我知道这平凡中却在孕育着伟大。也许对面走来的这个同学说不定就是哪个省的高考状元,班级中的学霸,未来的两院院士、科学家……没有太多的帅哥美女,没有豪华的高楼大厦,但谁又敢说这里的人这里的物平凡?想起了一句话: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只有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才能有明日的伟大成功,不管你曾经多么优秀,多么不优秀,努力了坚持了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这真是无可比拟的真理。 清华是新时代到来的标志,由古朴典雅的古代进入光彩夺目的现代。它不仅是优秀的学府,还是国家的科技中心,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导弹之父”钱学森,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两弹元勋”邓稼先等等。他们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骄傲。 离校前高教授为我们进行了一次座谈,我的印象尤为深刻。首先我懂得了要想成功,就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具有明确的目标。其次要付出行动,只空想而无所为,到头来就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行动决定着一切,就像清华校风“行胜于言”。其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共同构成清华精神的核心。再次,除了具有实干精神外,还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革命的本钱一切都是空谈,我们将丧失行动的能力,梦想也将随之破灭。最后还要多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能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实力。 在高教授的讲解中,我还领悟到了两样最重要的东西。一个是自学,另一个是恒心。左右我们成绩的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就是效率的高低。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需要我们主动做好课前预习,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形成规律性学习习惯,才能把知识点掌握牢固,不为难题无思路而左右为难,不为易题马虎而焦虑。为什么还要有恒心?因为我们的梦想很远大,实现梦想的道路很漫长,只有具备了恒心才能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只有具备了恒心我们行动起来才有动力和决心。 又想到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想到我们的祖国,我们曾经落后,曾经平凡,但经过几代人的勤奋,经过无数平凡人的不懈努力,她正在强大起来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东方睡狮已经猛醒,慷慨激昂,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自强不息!抬眼看去,春日里的暖阳正照在清华那古老又现代的大门上! 我一直渴望登上心中的那片圣土,渴望攀上人生的第一座巅峰。我坚信我必成功!一高,谢谢你,将陪伴我走过人生重要的三年,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梦想!清华大学,等着我,三年后见! 向上滑动阅览 致北京 张妍菁 非常感谢汝阳一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来首都参观励志的机会,这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一次弥足珍贵的机会。 说实话,起初我并不是很在意。我只是把它当作了一次旅游,满心欢喜地趁暑假出来好好玩一番。于是带着这种“消极”的心态。我乘火车历经十个小时到达帝都北京。在北京的第一顿饭很糟糕,也使我对此次旅行产生了反感。作为一个嘟囔鬼,我开启了疯狂的吐槽模式。一身不情愿地来到了天安门故宫。这两个建筑确实给我这个县城小孩带来了震撼。宏伟的建筑,成群结对的游客。这些不仅是视觉的冲击还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与大城市之间巨大的差距。怪不得人人都急着来北京。 不过,真正让我这个一身不在乎的参营人员改变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众所周知,是我国最好的学府。在我们的县城一年最多也就是考上一个清华或者北大。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我不是尖子生中最好的,当然也不是最差的一个。我从未想过自己能上清华,顶多考个就不错了。但是我真的很感谢这次机会,使我树立了一个目标。清华的校风感动了我,一个个学生骑着共享单车在偌大的校园里边。一个大学就像一个县城一样,四通八达。还有几条大路专门通外来的车辆。绿油油的草坪无人践踏。每一个系都有属于自己的馆,风格迥异,建筑风格贯穿古今。当然,这些特点并不能铸就现在的清华。清华有更与众不同的地方。 对我个人而言,清华是一个校风开放但同时不失规矩的大学。它们有自己关于体育训练的政策。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管理体系。有以善良为主的道德氛围,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缩影。不仅让每一个努力的清华人得到一个较完美的人生,也从层面体现出了他们对体育,对学生健康,对学生人品道德观的重视。在这里,不光是为个体培养,为每个家庭争光。更是为祖国的未来创造栋梁。有人会觉得这个目标过大,没有想的这么深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无限可能的。不去努力,不去尝试,明明知道自己有拖延症,却不去挽救。将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生养我们的父母的辜负。不是每个人都能上清华,但为什么其中一员不能是我们自己?我想清华带给我的不是一些老套的激励的话与所谓的心灵鸡汤所能比拟的。它真正的内涵是需要你我通过努力并成功实现后,才能所体会到的。 愿你我在汝阳一高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得到一个全新的自己。希望这人生中关键的三年,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始终伴我同行。来日方长我们敬请期待! 参观国子监感受国学之渊博 向上滑动阅览 清北梦 范梦豪 年8月6日,我在坐了一晚上的火车后,终于在清晨5点钟左右顺利到达北京。走出车站,看着站外林立的高楼和道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我心中一阵激动:北京,我来了! 在这次历时3日的北京之旅中,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数个著名的景点,其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在5年前,我就对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有所耳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直是无数莘莘学子不断追求的理想学校!在过去的5年中,一封封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从北京跨越数千里来到我们汝阳,给我们汝阳人民带来了一份份振奋人心的捷报!这一次清华北大之旅,我亲自来到清华北大的校园,置身于清北校园之内,感受着大学的学习氛围,欣赏着校园的优美景色,我不禁对大学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清北的向往。我希望3年后我能以一名学生的身份走进清北校园的大门! 我们首先参观了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办于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近代最早以“大学”身份和名称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唯一以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既继承了中国古代最高学府正统,又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河,可谓“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自建校以来,一直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 走进北大,我们参观的是“一塔湖图”。大家一定很奇怪吧,中国著名的北京大学怎么会一塌糊涂呢?嘿嘿,错了,“一塔湖图”的塔是灯塔的塔,湖是湖水的湖,图呢,则是图书的图。为什么要叫“一塔湖图”呢?因为北京大学有一座塔叫博雅塔,是北京大学缺水时期造的一座十三层的水塔,塔中有一座很深的井,后来废弃不用,成为北京大学著名的三大景点之一。还有一片湖,叫未名湖。为什么叫未名湖呢?那是因为,此湖虽然景色优美,但还没有名字。当时决定起个名字。但各式各样的名字试了很多,总觉得不合适。最后干脆就叫它“未名湖”。湖水清澈见底,湖里长满了荷花。图是图书馆,北京大学的图书馆是亚洲学校图书馆中藏书最多的图书馆,在那里,天下大事都看得到。一塔、湖、图,合在一起便成了“一塌糊涂”,真是妙趣横生啊! 接着我们参观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据导游讲:“这八个大字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取自《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有许多科学家和领导人都出自清华,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前任国家主席胡锦涛、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都曾是这里的学生,从这里毕业的。”我想:他们一定是吸收了校训的精华,不断愤发图强,以宽厚的心待事待人待物。 走着走着,我们便来到了《荷塘月色》。当时,朱自清先生在清华任教,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朱自清来到这个荷塘边,想了些心事,观察了荷塘的美景,便诞生了千古名篇《荷塘月色》了。我看着湖面上长势旺盛的荷叶,它们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几朵盛开的粉色的荷花点缀其中,清清的湖水将水面的碧绿全都收纳入怀,使我真切地感受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情操。 离校前,高教授为我们进行了一次座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座谈中,高教授提到:年,清华为一位老教师举行了庆祝会。年过80的体育老师马约翰,已经为清华大学服务了整整50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认为,马老师用自己的人生书写了清华的一种传统,他号召清华同学向马老师学习,并提出了一个最质朴也最有感染力的口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人生苦短,很难有两个50年。事实上,从“二十弱冠”到“年逾古稀”的50年,几乎也就是一辈子了。人这辈子要干什么?蒋南翔校长的话很明白,与祖国同命运,只有在“大我”中才能实现“小我”。 时隔半个世纪,在今天的清华大学,我们依然能够看到这种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高教授也说:“人无信不立,事无恒不成!”是的,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学生,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坚定的恒心,坚持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信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坚持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是的,只要我们坚定不信的朝着我们的目标而奋斗,那么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过去的困难以被我们踩于脚下,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巅峰! 这次清北之旅,我看到了许多,同时我也学到了许多。我相信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一定能够实现我的理想:清华大学,等着我。3年后,我就来了! 清华大学高教授给一高学子们作励志演讲 此次清北之行,让山区学子开阔了视野,接触了高端,树立了远大理想,为我校高考的名校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赞赏 长按献礼国庆中科白癜风帮扶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