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为深入推进“双减”工作

近日

我市召开

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会议

预计今年年底前

我市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将完成

“营转非”

赶紧来看重要内容

压减数量

  “根据教育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压减率已经超过40%。”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按照“双减”相关要求,各地均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小学生、初中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并明确要求“营改非”行政审批及法人登记工作必须在年底前完成。

  根据我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时间表,今年年底前,各县区将采取有效措施,倒排工期,加快推进“营改非”工作;教育、市场监管、民政部门将设立“绿色通道”,推进现有机构法人顺利平稳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法人。

分类管理

在不同类型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上,会议也作出进一步明确:对现有有证机构,将按照我省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再次审核,并依法依规采取停、改、整等办法分类处理。

  对无证校外培训机构,要坚决取缔,动态清零;对不合标准的校外培训机构,相关部门将及时下达整改意见;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要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此外,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的培训机构。

风险防范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培训机构融资渠道收窄,易出现培训机构资金链断裂、倒闭、关门停业等情况。为有效预防“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的发生,我市将通过落实资金监管制度,对培训机构大额资金流动等情况实施预警通报机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必须通过银行存管接受监管,存管资金拨付必须与授课进度同步、同比例。

  未完成资金监管工作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确保年底前实现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全覆盖。

综合治理

按照要求,在培训内容上,所有非学科类机构不得违规进行学科类培训,所有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违规超前培训;在培训时间上,工作日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时30分,线上培训不得晚于21时,节假日、休息日、法定假期不得从事学科类培训;在从业人员上,学科类培训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对于学校教师校外有偿补课行为要坚决查处,直至撤销教师资格;在收费管理上,各机构要规范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一次性收费不得超过三个月,不得以打折、优惠等方式,诱导家长超前缴费。

  各县区教育部门将按“双减”要求,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内容、时间、行为的监管,落实网格化分包机制,建立市级巡查暗访,县区级日常巡查,乡镇(街道、网格)经常性区域巡查的综合治理体系,利用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治理”的思路,对违规校外培训机构,违反“双减”政策的隐形、地下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对一”“高端家教”“众筹私教”“住家教师”等,坚决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处置,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

如果你报名的校外培训机构

有以下行为

均属违规

培训机构办学“十个严禁”

(1)严禁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科类培训;

(2)严禁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培训费用;

(3)严禁超纲、超前、超范围培训;

(4)严禁线下培训结束时间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晚于21:00;

(5)严禁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uyangzx.com/ryxxw/101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