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坚贞不屈励后人

◎杨新天(河南平顶山)

在湛河区沙河边的王庄村,立有陶士党烈士纪念碑,我的舅舅陶士党长眠在那里。舅舅家家境殷实,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先后考入叶县昆阳中学、鲁山国立高中,年受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影响,积极参与抗日宣传。七七事变后,山河破碎,舅舅怀着强烈的救国救民的心愿,放弃学业,奔赴中原红色根据地确山县竹沟,参加了革命。年,他在竹沟加入中国共产党,遵照豫中地委指示,在家乡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不久发展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年3月,经中共叶县县委批准,成立了肖王庄中心党支部,舅舅陶士党任党支部书记。肖王庄党支部成立后积极开展活动,组织年轻人进行军事训练,用村里仅有的三杆枪练习打靶,为今后的武装斗争做准备;给学生们讲革命道理,教学生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在街上刷写“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民族至上”“抗日至上”的标语。舅舅又与在姚孟小学任教的地下党员杨滍南、傅清林一起建立了从舞阳至叶县、曹镇王庄、宝丰一直到汝阳的地下交通线,还在舞阳县城建了党的地下联络点。由于长期的劳累,舅舅病倒了,回到王庄治病期间,他拖着病体继续工作,传播共产党的理念,在他的培养下,24人填写了入党申请书。年12月,由他创建的游击队已基本成形,他就写信向彭雪枫同志进行汇报,送信的陶时吉把信缝在自己的棉衣里,准备送往安徽涡阳县彭雪枫的驻地。动身前的晚上,由于叛徒出卖,国民党军队汤恩伯部特务连闯进舅舅家,当时我的母亲只有11岁,正在屋子里照看卧病在床的舅舅,母亲听到动静,吓得赶紧插上门,舅舅毫不畏惧,对我母亲说:“别怕!打开门!”敌人冲进屋里,舅舅质问他们想要干什么,特务们不由分说,蛮横地把舅舅从床上拖下来,捆绑起来带走了。在监狱,特务们连夜对舅舅进行审讯,先是许以金钱官位,看他不为所动,就用酷刑折磨他。面对凶恶的敌人,舅舅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受电刑、吞火灰、灌辣椒水、灌煤油、双手被反绑着吊起来,背上还要压块大石头。舅舅没有吐露一丝情报,特务们又给他上老虎凳,脚跟下垫砖,腿上压杠子,甚至两边还压上人,舅舅疼得几次昏死过去,腿被生生压断,但他依然没有屈服。持续20多天的折磨让他遍体鳞伤,血肉模糊,身体蜷缩成一团不能站立、不能走路,无法进食。敌人无计可施,就让舅舅写一份声明,说明退出共产党,就可保全性命,舅舅坚决不写。年1月28日,这天是农历小年,舅舅牺牲了,年仅24岁。村里的乡亲们抬着舅舅的遗体走在路上,敌人多次验尸怕他还活着。舅母不知磕了多少头,说了多少好话才能继续往回抬,走到沙河岸边时,又赶来一伙敌人,竟然穷凶极恶地对着舅舅的遗体又开了两枪。舅舅长眠在沙河岸边78年了,他的一生短暂而壮烈,母亲每次谈起他时,都充满自豪,他也是我们家族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这是无数个像舅舅这样的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理想之光照亮采访路

◎祁凯琳(河南平顶山)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遍布鹰城大地,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当地人民争生存、争民主、争自由、求解放的革命斗争,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作为报社“辉煌百年路奋进新鹰城”全媒体新闻行动采访团成员,沿着历史的足迹,我和大家重温了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真惨呀,被敌人严刑拷打得血肉模糊,枪响的时候,帽子都被打飞了……”“母亲告诉我,就是被打死也不能说,这就是咱段庄人!”回忆起当年村里的共产党员被敌人抓捕之后严刑拷打壮烈牺牲的情节,98岁的张莲妞奶奶讲得真切动容,她的语气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变得平淡。这里是我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所在地——叶县叶邑镇段庄村,在张莲妞12岁的时候,父亲为革命献出了生命;年幼的她和母亲、姊妹曾被敌人捆在树上抽打……那段岁月里,段庄人民和段庄的共产党人,用他们的方式守护着人民,为革命胜利、为人民解放舍生忘死。“嘀嗒嘀嗒、嘀嗒嗒……”这是永不消逝的电波!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名叫樊鲁一的年轻人来到了鲁山县。他满怀革命理想,用秘密电台架起了和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为了隐蔽,他一般都是夜里十一二点开始工作。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唯一要保证的就是电台的安全。樊鲁一今年已经90岁高龄,当年无数条有价值的军情,从青年樊鲁一指尖的嘀嗒声中迸发。一封电报指挥千军万马,传递着瞬息万变的军情,蕴藏着稍纵即逝的战机。呼啸的弹炮从他的头顶飞过,也从未阻挡他坚定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任务。“我要为烈士守一辈子墓!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万一哪天我不在了,我的两个儿子还要继续守下去!”这是义务守陵人范钦宪老人常说的一句话。鲁山县团城乡是红二十五军长征经过的地方。这里有一座烈士陵园,20多年来范钦宪义务为烈士扫墓、守陵。在这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段革命历史他已经讲了很多遍,但每每讲起还是为之动情。范钦宪老人的话是对自己的时刻提醒,也是对牺牲烈士的坚定承诺。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在采访中,从一个个鹰城共产党人的身上,我深深体会到,革命理想体现在烈士的视死如归里、英雄人物的顽强奋斗里、先进模范的忘我奉献里!正是凭借着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他们才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历史功绩。理想照亮心间,也照亮我脚下的采访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锐意创新创造,锤炼优良作风,才能更好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只有将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才能在鹰城大地上书写绚丽篇章。

大义凛然的革命播火者

◎贾海峰(河南鲁山)

在鲁山历史上,有一位值得鲁山人民永远怀念的人物,他就是中共鲁山早期党组织的创建者、领导人——吴镜堂。吴镜堂,年出生于鲁山县梁洼镇鹁鸽吴村。如今,走进鹁鸽吴村,沿着主路向西走,石板路、石头院墙、小柴瓦石头房会赫然出现在眼前,鲁山县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烈士吴镜堂的故居就坐落在鹁鸽吴老村中,古老的木门、木窗、石头墙无声地诉说着他献身革命的英勇事迹。年,吴镜堂领导创建鲁山第一个党小组,建立中共鲁山特别支部并担任书记。从此,鲁山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在吴镜堂的领导下,中共鲁山党组织打土豪、惩贪官,沉重打击了地方当局的统治,深得群众拥护,国民党省党部惊呼“鲁山已被赤化”。年10月,吴镜堂亲手除掉黄明五,不料身份暴露不幸被捕。法庭上,吴镜堂痛斥国民党右派勾结反动军阀压榨人民、镇压革命的罪行。军法处长指控吴镜堂,吴镜堂据理反驳:“黄明五身为政府科长,与县长宋明奎狼狈为奸,搜刮民脂民膏,在鲁山犯下了滔天大罪。鲁山人民正想食其肉、寝其皮。黄明五被杀,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在狱中,敌人把烧红的烙铁烫在吴镜堂胸口,吴镜堂痛得晕了过去,敌人再用冷水把他泼醒,要他说出中共鲁山党小组名单。吴镜堂抬起头,睁大眼睛,怒视着敌人一声不吭。敌人又把一根根钢针插入吴镜堂的手指,十指连心,吴镜堂疼得全身冒汗,浑身颤抖,但他依然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敌人看来硬的不行,就假惺惺地说:“你看,你还年轻,这是何苦呢?只要你说出来,我们就放你出去。”吴镜堂听了鄙夷地笑了笑:“共产党救国救民,是一个让人愿意为之牺牲一切的组织。呸,别做梦了,你们的死期快到了。”敌人气得暴跳如雷,他们看吴镜堂依然坚贞不屈,就拿起铁锤,朝吴镜堂的双腿砸去,膝盖骨都砸碎了,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吴镜堂痛得又晕死过去。醒来后,他毅然写诗明志:“革命不怕死,临死岂心惊。一日撒手去,乱山终古青。”年12月31日,北风凛冽,大雪纷飞,敌人把断了双腿的吴镜堂装在箩筐去游街,前来送行的乡亲们无不满眼含泪。在鲁山县城箭道街,吴镜堂挣扎着挺直身子,举起右手,用尽全身力气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枪声响起,吴镜堂身中数弹,壮烈牺牲了。吴镜堂的生命终结于33岁,也升华于33岁,灿烂于33岁。他让无数人知道了什么是尊严,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仰。青山有幸埋忠骨,江河扬波祭英灵。吴镜堂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给我们党和鲁山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鲁山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新时代的共产党员传承着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干事创业,鹁鸽吴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少村民搬出了胡同狭窄的老村落,告别了石头房,在村东边建了漂亮的新房,道路也更加宽敞了。更令人欣慰的是,村民陆续搬走后,老村落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年12月,鹁鸽吴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据介绍,未来的鹁鸽吴村将成为集原生态观光旅游、果蔬采摘、农家乐及民宿为一体的新农村典范。这也是吴镜堂烈士希望看到的新生活吧。

(来源:平顶山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uyangzx.com/ryxxw/100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