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哪家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在红色文脉中,赓续当代华章 ——河南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谭云丹胡烜康 乡村振兴是民族振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容之一,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策略。中国乡村承载着中国红色革命的点滴,是中国革命红色历史的沉淀,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需要青年大学生这一主体去实现。近日,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探红色印记·赋桑梓新能”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付店镇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等形式让青年大学生借助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真正了解革命历史文化、感悟红色征程、增强红色文化认同、促进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从而点燃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在“知行合一”理念的落实中激发青年大学生投身于乡村振兴的热情,提升助力乡村振兴的意识。 探红色印记,赋桑梓新能 六月下旬,河南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按下启动键,其中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探红色印记·赋桑梓新能”乡村振兴实践团是以“地域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具有多元价值”为主题的一个团队,他们希望通过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和思想觉悟,增强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红色文化与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了解红色文化对推动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的影响,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以“红”增信,助力文化传承 6月25日,该实践团深入汝阳县付店镇,在当地村主任的带领下,他们走访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包括但不限于蘑菇种植基地、八路军救助站等,这些地方不仅是红色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当代乡村振兴成果的生动展现。 成员们参观了八路军救助站(火庙村伤员救助基地),大家一同穿越时空,回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通过实地探访,成员们深切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以及他们与人民群众之间深厚的鱼水情谊。在探访过程中,成员有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像这样的红色遗址没人来吗?会有来研学的吧?”,而村干部的回答却引人深思:“来研学的一般是跟村委联系,然后村委派讲解员来给他们讲解。但空有这些红色资源,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现如今有着红色资源的地区很多,不创新不开拓,怎能吸引外地游客来我们这儿。”这次的探访经历,不仅是对红色文化的一次深刻领悟,更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一次洗礼,激励当代青年在新时代背景下,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为实现乡村振兴与国家繁荣贡献力量。 以“红”带富,助力产业发展 在成员参观蘑菇种植基地之前,大家一致认为种植基地应该是那种排列整齐的大棚,大棚里面是一排排的植物,整齐美观。而他们所见到的是非常朴实的,没有很多大棚,没有很干净。地上是铺满了发酵蘑菇用的木屑,厂房里放的是机器和架子,东西不多,地方不大。村主任给成员们介绍了西泰村的香菇产业,西泰村的香菇产业比下游十八盘村的规模大、产量多、质量好。有成熟的小产业链体系,在蘑菇成熟季,在采摘、装袋、分拣、精加工等方面需要大量人工,这也为当地村庄(包括附近几个村庄)在非农忙时期创造了大量劳动岗位,这都是河南其他村庄不曾有的东西。再加上村镇联合,村民种香菇种前有保险,种后有香菇协会保障,这无疑给香菇种植户吃了一记定心丸,也让村镇关系更和谐。 通过对蘑菇种植基地的考察,让成员们亲眼见证了现代农业科技与传统农业智慧的完美结合,了解到了农业产业升级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乡村振兴不能只靠旅游业,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付店镇的这一机制,不仅发展他们的特色农业还解决就业问题,虽然现在规模不大,但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不久的将来,付店镇的厂房会越来越多,村民的收入会越来越高。 以“红”绘梦,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探红色印记·赋桑梓新能”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付店镇实地探访之后分析了汝阳县付店镇红色文化以及乡村振兴的建设模式。 汝阳县立足革命老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红色文化等要素,围绕打造“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的目标定位,以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乡村康养、红色文化传承作为四大抓手,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和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四类工程。同时依托汝阳香菇品牌优势,引导、鼓励全镇农民发展好香菇生产。 总的来说,示范区以香菇种植加工为主的“香菇+菊花+林果+中草药”特色农业产业、火庙村民居康养基地以及泰山村皮定均司令部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传承等业态相互作用、相互带动、相互转化,不断扩大和提升乡村振兴示范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努力打造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样本。 通过这次实地探访,成员们对于汝阳县付店镇红色文化以及乡村振兴的建设模式的分析给其他拥有红色文化底蕴的乡镇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建设的方向,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地方产业同时联合红色文化形成旅游研学基地。 但是要清楚不是全国所有村落都适用红色旅游也赋能乡村振兴,红色文化很多时候是内核,在乡村振兴这个艰难而且漫长的过程中给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也不是单向的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也可以促进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播,二者相辅相成,这个乡村才能更好的发展。 备注:作者系河南科技大学丽正书院信计班学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uyangzx.com/ryxtc/131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