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地处豫西伏牛山区,辖1市8县6区,有5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嵩县、栾川、汝阳、洛宁、宜阳),1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伊川),其中嵩县为深度贫困县,另外,非贫困县中有个深度贫困村。截至目前,还有个贫困村、19.3万贫困人口未脱贫,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十三五”期间,全市有户贫困户需要易地扶贫搬迁,占全省23%。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洛阳市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年较好地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入住率已达98.9%。年,洛阳市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共涉及栾川县、嵩县、汝阳县、洛宁县、宜阳县、新安县等6个县,且12月底前要全部搬迁入住。按照工作部署,年洛阳市有4个县(栾川、宜阳、洛宁、伊川)将要脱贫摘帽,全市各级部门正在倾力攻坚,重点抓好异地搬迁入住、配套服务完善、拆旧复垦、常态长效增收等工作。 年以来,我省为用好用活国土资源政策,全力打好打赢扶贫攻坚战,以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政策为基础,开展了宅基地复垦券交易工作。洛阳市通过省级交易平台共交易A券2批,获得收益6.77亿元,有力支持了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实践表明,增减挂钩政策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在易地扶贫搬迁和扶贫产业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既为搬迁农民安置住房提供用地保障,又为新居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发展筹集了主要资金。目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胜阶段,工作难度会越来越大,需进一步深挖增减挂钩政策潜力,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更有力的支撑脱贫攻坚工作。为此,我们结合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以及发现的问题,对进一步用好增减挂钩政策进行了深入思考,现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率 -年,洛阳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以来,农民原来的宅基地拆旧率只有63.1%,复垦率只有44.2%。主要原因:一是扶贫搬迁项目工程量大,需要大量财政资金,大部分贫困县为了完成扶贫搬迁任务,十分重视新建搬迁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搬迁入住等工作,而对宅基地拆旧复垦资金拨付不到位,拆旧工作相对滞后。二是因部分搬迁群众安置区距离原有承包责任田较远,生产活动不便,不愿搬出原有宅基地。三是乡、村拆旧协调工作不到位,搬迁群众对宅基地拆旧有抵触情绪,迟迟拆不了。 为了切实履行政府承诺,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工作,提高拆旧复垦率,建议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为政府当好参谋,献计献策,把拆旧复垦工作纳入各乡镇年度责任目标,跟踪落实,确保按承诺时间完成拆旧复垦任务。 拆旧复垦工作中,还应充分考虑原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益,妥善安排拆旧复垦后农民的生产生活。一是给予原宅基地使用权人部分收益权或复耕后土地承包经营优先权,以调动本地农民积极性,主动配合“挂钩”项目实施。二是本着“谁投资、谁管护和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加大耕地复垦后管护力度。新复垦整治出来的耕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支持种粮大户或专业农业公司进行高效种植,提高产出。三是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妥善安排群众远距离生产问题,经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研究决定,对于偏远零星(小于平方米)的宅基地复垦区,允许不再列入拆旧规划,由村集体统一管理,最大程度为生产群众提供便利。 二、规范项目管理,鼓励民间资金实施拆旧复垦 近年来,随着挂钩项目的实施,涉及拆迁群众越来越多,政府需投入资金越来越大。而贫困县财政都比较吃紧,拆旧资金保障很难到位,直接影响增减挂钩工作的开展。 增减挂钩拆旧复垦项目一直缺乏有效规范管理,一般都由县、乡政府组织,民营企业或村民个人参与,由于缺乏严格管理,有些复垦耕地质量还达不到国家相应标准。 建议制定民间资本投资增减挂钩项目的管理办法,统筹考虑宅基地复垦整理资金的投入与收益分配,对于国家、省确定的贫困县(包括非贫困县的深度贫困村),本着“谁整理、谁受益”原则,作为政府财政资金的补充,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拆旧复垦项目,更快完成拆旧复垦指标归还工作。 三、建立激励机制,合理分配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收益 经调研了解,增减挂钩收益由县级政府财政统一支配,大多给予乡级政府每亩5-7万元的拆旧复垦费用,而国土部门(特别是基层国土所)、村委会前期进行的勘察论证工作,以及拆旧复耕后原来宅基地使用人相关权益,还缺乏有效地经费保障激励机制。 建议国土部门制定有效地激励措施,报经政府同意,对增减挂钩项目前期有效组织选定拆旧区、组织拆旧复垦的乡镇政府、国土所、以及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给予奖励,让增减挂钩政策持续给力,更好服务脱贫攻坚后续工作。 贫困地区通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取得的收益,体现了国土资源部门行业扶贫工作成效,是助力脱贫攻坚的“及时雨”。为更好改善贫困地区的农民生产、生活,建议:一是引导县、乡政府,从指标交易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通过综合整治规划实施,更加优化村庄空间布局。二是将大部分收益投入带动脱贫产业,以产业带来更长效的收益,支持脱贫攻坚。而不是简单的将收益分配给农户,让脱贫政策红利充分释放,给贫困村带来长久的收益,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四、编制村级综合整治规划,确保拆旧复垦按规划实施 一些县(市)增减挂钩组织实施拆旧复垦时,虽然在乡(镇)规划中规划了拆旧区,但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拆旧区无法按规划执行,规划的拆不了,未规划的反而有条件拆除。虽然省国土厅明确贫困地区可以通过规划调整,充许拆旧区为保留村庄的,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但是造成土地利用总规划大面积频繁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严肃性,同时非贫困县仍无法实施。 为进一步完善增减挂钩的规划实施,建议通过编制多规合一的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为抓手,把村庄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规划涉及的内容统一落实到村全域综合整治规划上,把大于平方米以上的集中连片集体建设用地拟规划为拆旧区,以村全域综合整治规划统筹实施增减挂钩拆旧工作。 五、加强日常监测,确保已复垦验收耕地数量不减少 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几年前已复垦验收的增减挂钩拆旧区,由于县、乡政府及国土部门没有监管到位,重新出现了违法占地、耕地荒芜、采砂、种树等情况。 为了真正实现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国土资源部门应加强复垦耕地监测管理,建议:一是县、乡国土部门可以申请使用国家最新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实施监测管理,及时发现已复垦验收耕地的地类变化情况。对村民或他人在耕地上建房、挖沙、采矿等违法行为及时制止,早发现,早整改;二是建立复垦验收后耕地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谁所有,谁监管,谁承包,谁管理;三是国土部门(或乡政府)与村委会(村民小组)签定责任书,由村级协管员负责,日常监管耕地不被侵占,避免撂荒。 1.投稿邮箱:huiguiziran .白癜风怎么治好得快儿童白癜风的症状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ruyangzx.com/ryxfc/3836.html |